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

練功:代數解或幾何解的拿捏

練功:代數解或幾何解的拿捏





一位高二的數學資優生-笑仔-問了一個問題:

設t是實數,試求 { ( t 2 - 1 ) 2 + 4 t 2 } 1/2 + { ( t 2 - 2 ) 2 + ( 2 t - 2 ) 2 } 1/2 之最小值。


求最大值、最小值,常用的相關性質:

一、算幾不等式

二、柯(歌)西不等式

三、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式

四、指數、對數

五、三角函數

六、幾何(含各類圖形之定義,以及其相關的定理、推廣與性質)

七、常被遺忘的連線段最短、垂線段最短、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、三角形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


此題,代數味十足,但倘若你依上述性質一一審視,也就是思索、分析,你找不到代數解的破題點。

這時,你就得轉向幾何解作思考。

你不難發現:兩點間的距離。

你找到破題點了--

( t 2 , 2 t ) ( 1 , 0 )( 2 , 2 ) 距離之和 的最小值  

接下來,你思索、分析的焦點應該聚在 ( t 2 , 2 t  ) 上;這個動點:( =2 , = 2) 為拋物線 2 = 4x上之動點。

請你進一步分析、思索:拋物線 2 = 4x上,哪一點與 ( 1 , 0 )( 2 , 2 ) 距離之和 的值最小?

從何想起?

當然是從"定義"開始;定義,是"首要"性質,但你卻常遺忘它。

只要你把定義:"到焦點與到準線等距"請出來,你就可以輕鬆入題了--

( 1 , 0 )
為拋物線之焦點;過 ( 2 , 2 ) 作準線:x= - 1 之垂線段,此垂線段之長 3 即為所求。

產生此最小值之點的座標為 ( 1 , 2 )


最後,再一次提醒你:解題時,代數解、幾何解必須交互思考;

必要時,還可請三角函數來幫忙,免客氣,只要你跟它夠"熟",幫得上忙的,它一定不會推辭。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114年會考數學詳解

 114年會考數學詳解